星期四, 17 4 月, 2025
27.8 C
Taipei

供應鏈危機已成製造業最大挑戰

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高階主管(97%)都指出,他們的直接材料來源受到了嚴重干擾。多達84%的採購主管認為,「應對供應鏈中斷」是他們迄今為止最大的職業挑戰。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電子產品的供應鏈一直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原材料短缺、工廠火災、惡劣天氣、貨船擱淺、材料污染,以及疫情封控等,由於缺少關鍵零組件,一些製造商已經停產。在此背景下,「供應鏈數位化」被視為能降低供應延誤和供應不足等風險的重要方法。

這項研究受全球領先的支出管理雲端供應商Ivalua委託,調查了來自美國和英國製造企業的233名資深採購主管。

其中,三分之二(6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現有技術能否充分應對當前或未來3年的挑戰並沒有信心。此外,90%的採購負責人表示,供應鏈問題的威脅比市場動態競爭威脅更大,兩者所帶來的威脅程度接近2比1。因此,現代化速度緩慢的公司面臨著嚴重的商業風險。

84%的企業把製造業採購/採購職能的現代化,視為公司當前的優先事項,這對降低直接材料的風險和確保供應鏈的連續性有直接影響。

根據這項調查,約有三分之二(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相信現在的供應鏈能夠滿足高階主管們日益成長的期望。只有4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供應商的能力和風險有深刻的瞭解。值得注意的是,71%的採購負責人透露,他們曾被迫接受供應商利用供應鏈問題開出的不合理高價。

主要結論:供應鏈危機將持續——近一半(44%)的採購負責人預計,供應危機將在2023年底緩解,只有18%的人認為,供應鏈危機會在2022年底緩解。而擁有現代化採購技術公司的採購負責人認為,供應鏈危機將「在2022年提前結束」的可能性是「到2023年底才結束」的兩倍多。

技術優勢:76%的製造業採購負責人使用供應商管理軟體來最佳化供應商關係,這些採購負責人表示,公司供應商關係健康的可能性幾乎是原來的兩倍,同時他們在新產品推出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務的頻率也比以前高出了三倍。另外,有76%具備現代化採購技術的採購負責人表示,他們與供應商有著有效的關係。他們還認為,採購技術比增加員工人數更重要。

技術差距: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的採購和供應基礎設施中最顯著的差距,包括缺乏對供應商風險的可見性,多個系統造成尋源到付款(S2P)過程「脫節」,以及缺乏支出報告。

領導力挑戰:84%的採購負責人表示,應對供應鏈中斷是他們職業生涯中最重大的挑戰。實際上,92%的採購負責人表示,避免供應鏈中斷是他們今年的三大優先事項。更具體地說,採購負責人在嘗試實現供應鏈現代化時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1)技術實施過程中對中斷的擔憂;(2)技能短缺;(3)變革管理的規模和挑戰。

地理中斷:根據調查顯示,管理供應鏈的地理中斷一直是一個重大挑戰。89%的採購負責人需要依地理位置查看供應鏈資料,但只有73%的人可以輕鬆訪問這些資料。

ESG合規性:在89%的企業中,採購技術是促進企業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和企業社會責任(CSR)倡議的關鍵。

Ivalua行銷長Alex Saric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受地緣政治事件影響,從2020年開始的全球供應鏈危機已經延續到了2022年。隨著製造企業與當前的危機作鬥爭,並努力避免下一次危機,採購技術的現代化已成為當務之急。正確的技術可以提升評估風險和應急方案透明度,提高與供應商合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參考原文:Supply Concerns Outweigh Competition: Study,by Barbara Jorgensen)

本文原刊登於國際電子商情網站

 

 

 

The post 供應鏈危機已成製造業最大挑戰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