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1 4 月, 2025
25.1 C
Taipei

軟硬體雙管齊下 AI終止消費性電子頹勢

消費性電子市況因烏俄戰爭導致高通膨、中國疫情清零的封城政策…等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使得全球整體經濟衰退,進而導致買氣下滑。根據GFK統計,2022年上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的成長態勢已走緩,其他市調機構也紛紛下修2022年全年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成長數字,且消費性電子市場的委靡,也引發連鎖效性,導致上游晶片價格崩盤。如今,還有什麼能夠再度讓消費性電子市場得以再度走揚?

台灣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 Taiwan)總經理詹維青表示,人工智慧(AI)將是可望讓跌至谷底的消費性電子市場,於2023年時再度緩慢升溫的主要關鍵。這是由於人工智慧技術可為消費性電子衍生出許多創新的應用,進而吸引消費者購買或換機。「即使不會再如疫情期間的V型反彈,最少能讓消費性電子市場的發展曲線,不再持續下探,」詹維青說。

 

右起為台灣瑞薩電子總經理詹維青、台灣瑞薩電子物聯網暨基礎設施事業本部業務部協理卓正民。

(攝影:Anthea Chuang)

 

光有AI硬體成不了「救世主」

不過,雖然目前AI技術似乎已開始在各式應用中遍地開花,成為各產業界相當夯的話題,但現階段大家的目光焦點仍在AI硬體上,如GPU、加速器…等。台灣瑞薩電子物聯網暨基礎設施事業本部業務部協理卓正民指出,AI硬體不斷精進,運算力、效能隨著先進製程的採用不斷提升,然而,許多想導入AI技術的業者都忽略了一個重點——究竟該如何將AI導入產品與應用中,有效發揮AI技術的價值。

事實上,AI技術就如同先前亦成為產業熱門焦點的工業4.0狀況一樣,業者們都想透過工業4.0架構提升產品價值、產量、避免工安…等,強化市場競爭力。但在將工廠轉化為智慧工廠時,卻遭遇種種難題,以至於工業4.0、智慧製造的發展之路困難重重,業者能理解工業4.0概念帶來的好處,卻不知如何著手打造真正的智慧工廠。如今,AI技術也面臨相同的難題。

詹維青解釋,只有強大的硬體卻沒有相應的軟體搭配,AI技術很容易淪為「空談」。也就是說,若沒有軟體輔助,相關業者不知道該如何讓AI技術在其產品或應用中真正落實。有鑑於此,瑞薩電子購併Reality AI——一家專門開發機器學習模型的新創企業。

卓正民強調,瑞薩電子深知發展AI時,業者常一頭霧水,不知從何做起的窘境;而Reality AI原先就是瑞薩電子在發展AI技術時的合作伙伴之一,因此結合瑞薩電子的微控制器、處理器等AI硬體時,能夠提供客戶相對容易、且可實現業者想法的AI解決方案,幫助業者在邊緣端產品開發時順利導入AI技術,進而發展其獨特的應用。

從晶片一步步邁向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事實上,Reality AI並非瑞薩電子收購的唯一公司。目前瑞薩電子已先後收購Intersil、IDT、Dialog,並在2022年合併印度車用4D雷達Steradian Semiconductors Private Limited與Reality AI。詹維青指出,積極收購各家業者後,瑞薩電子逐漸從過去以微控制器為主的晶片商,逐漸補強垂直領域整合中所需的其他元件,以及軟體,如此一來,瑞薩電子即具備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的能力,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2年11月號

 

 

 

 

The post 軟硬體雙管齊下 AI終止消費性電子頹勢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