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3 4 月, 2025
24.9 C
Taipei

下游減少新訂單 晶圓代工廠調整產品結構

據分析師表示,史無前例的晶片需求盛宴已經結束。雖然受2022年秋季蘋果(Apple)新iPhone發佈的推動,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廠2022年第三季的營收成長了6%,營收總數達到了352.1億美元,但預計第四季的情況不容樂觀。先前,TrendForce也預測表示,受需求疲軟導致晶片銷量減少、庫存增加,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廠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將下降。

該機構還表示,此前中國針對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全球經濟疲軟和高通膨,持續影響了全球消費者的信心。因此,2022年下半年的旺季需求表現平平,半導體庫存消耗的速度低於預期,此情況也導致了晶圓代工訂單大幅下修。持續兩年的晶片需求熱潮,於2022年第四季度正式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車用市場仍存在晶片供應緊張的問題。據麥肯錫(McKinsey)的報告顯示,汽車產業對90奈米(nm)晶片的依賴,將在一段時間內導致汽車晶片供需失衡。但對晶片製造商不利的因素,並不一定也對晶片採購端不利,等待關鍵零組件出貨的終端產品製造商,將看到此前一直緊繃的半導體供應鏈開始鬆動。

截至目前,這一嚴峻的市場預測資訊,幾乎並未影響晶片製造商新建晶圓廠的計畫。美國《晶片法案》的通過,推動更多晶圓廠在美投資,例如,台積電(TSMC)在亞利桑那州增設了第二座晶圓廠;三星(Samsung)擴大了在德州的投資;美光(Micron)宣佈在紐約投資1,000億美元,興建一座大型晶圓廠,此外,該公司還計畫在愛達荷州博伊西市投資150億美元,興建新工廠。

前10大晶圓代工廠佔全球9成市場比重

台積電、三星、聯電(UMC)、GlobalFoundries和中芯國際(SMIC),引領了全球晶圓代工市場2022年第三季的成長。依照營收來計算,這五家公司的總營收佔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89.6%。然而,TrendForce還注意到, 2022年第三季,下游客戶減少了庫存和新訂單活動。具體表現在以下:

.台積電是蘋果新iPhone主晶片的製造商,由於新iPhone強勁的庫存需求,台積電2022年第三季業績顯著成長,營收為201.6億美元,營收QoQ成長11.1%。推動這一成長的因素可歸功於台積電7nm以內(含7nm)製程節點的晶片,這類晶片的營收佔台積電總營收的比例一直在攀升,在2022年第三季度達到了54%。

.儘管三星也為新iPhone系列提供零組件,但2022年第三季度三星代工業務的營收QoQ小幅下降0.1%,又因受到韓元大幅走弱的影響,三星的市場份額降至15.5%。

.聯電2022年第三季的營收約為24.8億美元,QoQ成長1.3%。聯電該季業績主要受美元走強和新增28nm產能帶來的提振因素影響。

.GlobalFoundries的季度收入成長4.1%,達到20.7億美元左右。這一成長歸因於晶圓出貨量的季度QoQ成長,以及晶圓平均銷售價格(ASP)和產品組合的進一步最佳化。此外,GlobalFoundries一直保持著90%以上的產能利用率。

.中芯國際2022年第三季的營收約為19.1億美元,季度QoQ小幅成長0.2%。中芯國際的產品組合偏向於消費性電子晶片,因此該公司在第三季的表現平平。儘管如此,受益於晶圓ASP的最佳化抵消了產品組合和晶圓出貨量下滑的影響,中芯國際的2022年第三季度的營收仍在攀升。

下游下修訂單對晶圓廠代工廠的影響

TrendForce的報告還出,美國的出口管制導致中芯國際的客戶在加大晶圓投入方面變得更加猶豫。然而,在此背景下,中芯國際將其2022年的資本支出提高了32%,從原計劃的50億美元增加到66億美元。借此調整,中芯國際希望能加快位於深圳、北京和上海的三家新晶圓廠的設備採購進度,以儘量減少美國出口管制的影響。

此外,IC Insights也修改了其2022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預測資料。修改後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將成長19%,達到1,817億美元。修訂後的金額比最初預測的1,904億美元減少了24%。儘管該機構下調了資本支出預測資料,但修訂後的資料仍能達到創紀錄的水準。

據TrendForce資料顯示,觀察2022年第三季營收排名,位列第6的華虹集團(HuaHong Group)和第10的Tower的季度營收有所成長,而力積電(PSMC)、世界先進(VIS)和中國合肥晶合集成(Nexchip)的季度營收有所下降。

在前10名中,中國合肥晶合集成跌幅最大,主要原因是需求和產能之間的失衡。具體而言,包括聯詠科技(Novatek)、集創北方(Chipone)和奕力科技(Ilitek)在內的驅動IC供應商受庫存壓力不斷增加的影響,已經下調了晶圓投入,但晶合集成還在繼續擴大產能。因此,晶合集成在第三季的營收QoQ下降了22.5%,跌至3.71億美元,其產能利用率也下降到80~85%。

2022年第四季營收降幅更大

此前,TrendForce預測,消費性電子晶片的代工訂單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大幅下降。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中的大部分企業,將出現成長放緩或收入下降的情況。不過,台積電2022年第四季的營收qOq可能將持平。

2022年第四季度,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方面:

.聯電重點調整產品結構,把更多產能分配給汽車晶片和工業晶片,但受消費電子晶片訂單下降影響,其產能利用率仍將下降10個百分點;

.GlobalFoundries由於沒有獲得足夠的8吋晶圓代工長期協議,無法保持高產能利用率;

.華虹子公司華力微55奈米節點的產能利用率下滑,該節點生產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MCU、Wi-Fi晶片和CMOS影像感測器;

.由於CMOS影像感測器、DDI和其他邏輯晶片相關訂單修正,力積電8吋和12吋晶圓的產能利用率,分別回落至60~65%和70~75%;世界先進的產能利用率下降到70%左右。

(參考原文:Chip Supplies Loosen as Fabs Face Q4 Correction,by Barbara Jorgensen)

本文原刊登於國際電子商情網站

 

 

 

 

The post 下游減少新訂單 晶圓代工廠調整產品結構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