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2022年初參與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的成功氣勢,再加上看好人工智慧(AI)、元宇宙相關新應用將在2024年大量起飛,鈺創(Etron)除了將在2023年CES展出訴求高效能、符合車規的全新DRAM產品,旗下鈺群(eEver)、鈺立微(eYs3D)、帝闊智慧科技(DeCloak),也將分別以最新2.0版USB 4控制晶片解決方案、機器人視覺平台,以及號稱更具個人隱私保護效果的AI人臉辨識解決方案,在CES這個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創新科技研發能量。
儘管當下全球市場局勢仍充滿不確定性與低迷氣氛,鈺創董事長盧超群仍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他表示,電子產業景氣目前是為期約一年的「U型反轉」調整,PC、手機等消費性電子需求將觸底、回歸疫情前水準,預期市場在2023年繼續出清庫存後,可望於第三季開始逐漸復甦,並於2024年出現大幅反彈成長,主要動力包括自駕車等各種AI相關新應用以及記憶體/邏輯、軟體/硬體的異質整合需求。盧超群強調,在1990至1995年期間,台灣半導體產業也曾經歷一段不景氣時期,但當時本地業者發展8吋晶圓、建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逐漸建立起今天作為「護國神山」的完整供應鏈;因此他認為就算外面「颳風下雨」,台灣半導體產業不但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也將迎來新一波榮景。
盧超群並引述美國華爾街的預測數據,指出全球整體AI市場將於2030年達到80兆美元規模,其中硬體──包括運算、儲存、連網裝置──將在眾多新應用、軟體的帶動下,於2030年達到1.7兆美元(Trillion)規模;而預期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在同時間將達到1.2兆美元規模,其中AI晶片佔據約0.6兆美元。而鈺創已經準備好以創新研發技術搶攻AI商機,如2020年旗下新成立的鈺立微,就是企圖結合AI 晶片、微系統以及軟體演算法相關解決方案,進軍「遍地開花」的各式AI新應用;此外著眼終端使用者越來越重視的隱私保護,則以同樣也是新成立的帝闊智慧科技,透過專長的去識別化技術,提供兼具高效率與精準度、又能混淆影人臉影像避免個資外洩的臉部辨識系統。
帝闊智慧科技自主研發的DeCloakFace混淆影像AI深度學習臉部辨識方案,還一舉拿下了CES 2023創新獎,標誌鈺創集團參與該盛會以來的一個新里程碑。該公司將在CES展出的其他創新研發成果,還包括鈺立微鎖定機器人視覺應用的開發平台XINK;該平台內建該公司以台積電12奈米製程生產、配備四核心64位元Arm處理器核心以及5TOPS NPU的首顆AI晶片eCV1,亦可支援多種可提升AI開發效率的機器學習軟體框架諸如Tenorflow、Tensorflow Lite、PyTorch、Caffe、TVM等,能實現支援場域分析、物件辨識、障礙偵測、路線規劃等功能的各類AI機器人應用。除了XINK平台,鈺立微也將於CES 2023展示採用與Leopard Imaging合作推出之即時傳輸3D深度相機的自主移動無人車解決方案,以及結合日本Cannon IoT電腦視覺系統的智慧零售無人商店解決方案。
而鈺創繼2018年推出採用WLCSP微型封裝技術的RPC DRAM之後,最近則是新推出能在高溫環境下抵抗資料存取效能損失(Efficiency Loss)問題的KOOLDRAM產品,號稱可在符合JEDEC標準定義下顯著延長DRAM資料保存時間(Retention time)與整體效能。鈺創透露,旗下SDR、DDR、LPDDR、SDRAM、SPI NAND等記憶體產品除了傳統應用,在車用領域有不少斬獲,在5G、Wi-Fi 6/7等高速網通應用上也獲得客戶認可,預期將帶來更多營收貢獻。此外旗下專精USB Type-C解決方案的鈺群,則推出了率先支援最新USB 4 v2.0標準的Cable ID Controller解決方案,並透露已經獲得三家以上線材廠導入,預期很快將取得USB-IF認證正式上市。
盧超群的6D元宇宙
而針對在市場上持續發燒的「元宇宙」話題,盧超群在2022年初就提出了「6D」元宇宙的概念,甚至註冊了「6dMverse」的商標。他進一步詮釋所謂的「六元」,就是在由X、Y、Z三軸形成的3D立體空間之外,再加上「時間」(time)、「生命(consciousness,意識)與能量」,還有「靈性(spirit)與第六感」等另外三個維度,並認為人類的新科技、人文內涵以及宇宙觀,將會在一個非實體世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產業發展。
盧超群以因為「發現了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的嚴謹預測」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學者Roger Penrose爵士所提出之「意識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學說(參考下方YouTube影片)為基礎,指出當量子力學、量子運算的奧秘再被進一步探索,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意識是如何形成、整個宇宙的起源等等不可知的一切或許都會得到解答。這或許意味著(以下是小編的不負責任解讀),屆時所謂的元宇宙不僅僅是一個數位虛擬空間,可能是一個讓人類得以將生命與智慧延續,超越時空與空間限制,和宇宙間各種「意識」以及「能量」共存的世界。
如果不是出自一個有諾貝爾獎「背書」的科學家,說大腦意識與量子物理學有關,甚至人類在生命結束後,意識(靈魂?)可能會以另一種形式的能量/量子形態存在,大概會被很多人斥為異端邪說;但在人類文明的演進史上,許多科學理論的誕生與科技的發展,不就是源於被認為怪力亂神的說法?期待在我們有生之年,能窺見「6dMverse」的一角;而技術研發者探索未知事物的熱情,正是激發創新的最大動力!
The post 鈺創看好AI應用商機、預見「6D元宇宙」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