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5 4 月, 2025
22.4 C
Taipei

2023景氣寒冬? 記憶體產業將陷入困境

記憶體產業持續經歷可預測的盛衰起落週期,但疫情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自2022年在市場上帶來了新的波折後,這一不確定性繼續蔓延來到2023年。

2021年底,汽車產業成為供應鏈問題迫在眉睫的一大指標。就在2022年11月,晶片短缺迫使汽車製造商豐田(Toyota)將日本的新車暫時換成機械鑰匙——新車客戶將會拿到一把智慧鑰匙和一把舊式的機械鑰匙。低技術策略出現之際,正值許多晶片製造商宣佈裁員,以因應供需不均衡的窘境——近來備受關注的就是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裁員與「優離」消息。同時,英特爾(Intel)也實施了一連串的裁員,部份原因就來自於PC業務的不景氣。

更糟的是,這一波裁員就發生在美光和英特爾因應美國《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而投資新的製造設施之際。美光計劃在未來20年內投資高達1千億美元,於美國紐約州克萊(Clay, N.Y.)附近建造一座晶片廠。

Jennifer Strawn,Rand Technology全球解決方案和採購主管

中國對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採取強硬立場——直到近來才開始鬆綁,但這也對於整個供應鏈格局帶來壓力,而單項元件或材料的短缺就可能阻礙設備的交付。

Rand Technology全球解決方案和採購主管Jennifer Strawn在接受《EE Times》訪問時指出,鑑於各種不確定性,包括經濟衰退的威脅,因而導致混淆也是很自然的反應。在2020年時為了支援遠端工作突然出現大量的5G和IT基礎設施需求,但隨後也帶來了後遺症。Strawn說:「所有的東西都必須建造出來。」

她補充說,這導致對原材料和晶片的需求大幅飆升,而且直到2022年底才趨於穩定。但到了今年初,卻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限額分配挑戰小型業者

「混沌不明」(confusion)一詞可能足以用來形容這種市況,畢竟晶圓廠的任務主要在於為各種類型的晶片生產不同的複雜功能。Strawn說:「為了支援產品中各種不同的技術與類型,通常也存在著產能的問題。」

晶圓廠必須尋找到正確的組合,才能最佳化所需生產的產品,包括原材料和合適的人才——晶圓廠的產能是其中一項因素,整個供應鏈的產能則是另一項。Strawn說,俄烏戰爭對於設備所需要的氖氣供應帶來了問題。「銅原材料在未來似乎也會是個問題,而且還不僅僅只是暗示會對供應鏈造成影響。」

如果您是自今年初即在尋找記憶體等元件的小型企業,您可能會發現不得不做出妥協了,因為業界主要的記憶體製造商應該會優先考慮較大規模的客戶。

Anthony Le,旺宏電子行銷副總裁

旺宏電子(Macronix)行銷副總裁Anthony Le表示,疫情開始時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出現大規模停產——包括汽車產業,因為沒有人需要開車。然而,封鎖是暫時的,對於自動化電子產品的需求仍然遵循曲棍球棒(hockey-stick)軌跡成長。

Le表示,旺宏的供貨能力持續穩定,到了2020年底的需求成長了3倍。到了2021年供需開始失衡,但疫情帶來了一連串挑戰,其中有些與電子產品本身無關,例如運輸問題和人才短缺。

Le將元件短缺歸因於採購訂單的延遲,而且根據產品的不同,影響也更為顯著——顯示晶片的短缺在2021年底造成了嚴重破壞,並波及所有的電子領域,而不僅僅是汽車領域。「而且,即使您可以在自己這邊做好所有的事情,也可能會因為港口延誤而遇到阻礙。它可能還停留在某個地區的貨櫃中。」Le並補充說,中國的工廠停工,影響了從汽車到個人電腦(PC)和智慧型手機的各方面。

與此同時,他說,每個人都「宅」在家裡,因而創造了大量的設備需求,包括PC、Wi-Fi路由器和串流媒體機上盒。反過來說,這也意味著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需要進行投資,才能滿足家庭用戶及其增加的頻寬需求。

供應鏈挑戰帶來最佳化和透明度

Le表示,為了因應供應挑戰和高需求,旺宏的策略是將其產品組合轉移至三座晶圓廠,以實現最佳化產能,讓公司能夠擴展到更高密度並導入3D技術。「Macronix看好這一波浪潮的到來。」

具體來說,汽車對於更高密度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Le說:「我們投入的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利基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還在持續成長中,尤其是在汽車領域。」

他並補充說,整個供應鏈的透明度至關重要,旺宏關注於如何根據汽車製造商OEM的需求而對產品和預測進行有效的三角測量。因此,旺宏定期地與客戶交談,並盡可能地分配零件。他說,有些客戶面臨的挑戰是無法達到其他供應商分配零件所需的數量要求,因為即使是十萬個單位也嫌太少。

R.K. Anand,Recogni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

對於旺宏來說,數量是因素之一。「另一個重點是:我們能和你建立什麼樣的長期關係?」與此同時,庫存週期變得更短,從幾個季縮短到幾週,而且,由於零件的可用性,客戶意識到他們可能必須重新設計產品,例如微控制器(MCU)。Le表示,旺宏可以為此進行一些重新設計。

汽車產業並不是唯一必須重組裝置以因應元件和材料短缺的產業,而且轉換至遠端工作,也並不是記憶體需求大幅上揚的唯一原因。人工智慧(AI)應用和工作負載可以說並未受到疫情的影響,因而能保持其成長速度。

Recogni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R.K. Anand表示,應用架構決定了所需的記憶體容量。有了AI,記憶體需求可能會非常大,而遠端工作者需要的路由器顯然需求較少。儘管記憶體需求較低,但路由器數量的激增對於記憶體供應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Anand說這正是設計者必須做出權衡之處,特別是關注如何減少要求和所需零件的數量,這樣就可以不必在廣闊的市場上與擁有更大影響力搶佔大部份供應的買家爭奪配額。

新設計可能需要變通之道

Anand表示,無論是AI、汽車還是任何其他產業,新創公司都必須認真考慮他們真正需要多少記憶體。「新公司必須審視設計要點,並選擇記憶體以及儘量不考慮最先進製程技術,但仍至少必須要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製造,而且能夠主導大量產能。」

他說,密切注意有哪些供應商和替代方案、關注預測以及提前預購是否有意義,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你必須確保有一種以上的供應選擇。」

當客戶由於短缺而必須尋找不同的供應商時,它可能為另一家公司創造機會。例如,Alliance Memory的業務就建立在接管報廢(EOL)產品線的基礎上。但即使在疫情之前,這些所謂的「傳統」記憶體就已經顯示出更長的壽命,因為並非每台裝置都需要最新且最好的記憶體——即使時至今日,DDR3 DRAM也仍足以用於新的醫療診斷設備。

Alliance Memory總裁兼執行長David Bagby表示,甚至是在疫情引發供應短缺之前,主要的DRAM和NAND製造商就已經只著重於較大型的客戶,這對他的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多,因為較小規模的業者正尋求Alliance的庫存。他說,如果你不是一條大魚,就拿不到零件。但是,「我們為自家的庫存感到自豪。這真的為我們帶來了回報。」

David Bagby,Alliance Memory總裁兼執行長

諷刺的是,Alliance約佔DRAM市場的1%,Bagby說,但服務的客戶比所有的DRAM製造商更多,因為該公司支持較小規模的客戶,他們並不像主要DRAM供應商那樣要求大量採購訂單。他說,該公司持有庫存的心態與主要經銷商的「及時」途徑背道而馳,這意味著Alliance在疫情時代反而能逆勢成長——尤其是早期為了因應遠端工作而對於PC和路由器的需求激增之際。

Alliance的成功模式意味著它不再是傳統記憶體供應商,而是一家真正的替代方案來源。Bagby表示,它現在提供DDR4 DRAM,包括低功耗DDR4。「這些都是最先進的產品。」

作為一家私營公司,Alliance能夠將所有利潤再投資以持續成長,一部份是在供應商減少或停產時壟斷某些零件的市場,同時也能專注於一定規模的客戶。

如今的需求趨於平緩正是Bagby所期待的,因為那些在家工作和宅在家的人所創造的需求最終將得到充份滿足,而後隨著世界再次開放,需求又將出現另一個轉捩點。

到2022年底,隨著消費者在電子產品上的支出減少,整體晶片需求出現下滑,而且有跡象顯示,困擾汽車產業的短缺問題已接近尾聲了。然而,Strawn表示,整個世界不僅因疫情而改變,而且至今還未能完全恢復。

目前,某些細分市場的庫存過剩,而其他細分市場則因特定元件和材料短缺而難以出貨。Strawn表示,中國取消清零策略應該有助於緩解一些運輸問題和工廠停工,但這只會對供應鏈有所幫助。

Rand正協助其客戶弄清楚如何處理其過剩的庫存,同時繼續解決供應鏈問題,例如產能限制和材料可用性。「一旦盈餘被消耗掉,我們就幾乎回到了2022年開始的情況了。」

她表示,DDR5的延遲採用可能會在2023年發生,而隨著供應鏈問題得以解決,2024年電動車的轉折點以及AI的不斷進步將繼續推動半導體市場的進展。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Memory Industry to Hit Muddy Waters in 2023,by Gary Hilson)

 

 

The post 2023景氣寒冬? 記憶體產業將陷入困境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