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表示,就現階段而言,高階運算晶片的市場(包含CPU、GPU等)首當其衝,而提供相關儲存如DRAM,NAND Flash等的業者也面臨潛在的供應影響。目前不僅包含中國大陸境內業者,也延伸至相關的美系為主的供應商,其中仰賴高強度運算的伺服器領域業者將面臨較大的審視。
對伺服器終端出貨衝擊分析
伺服器終端出貨方面,由於相關零組件供應商仍未得以確認中國境內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 Baidu、ByteDance、Alibaba、Tencent的服務是否涉及軍事用途,因此在CSP簽署備忘錄承諾之前,零組件商對中國市場的出貨可能短暫遞延。但TrendForce認為,有鑒於目前CSP買方零組件庫存仍足夠,短期直接對全球伺服器市場出貨表現影響層面相對低,長期則視美國商務部規則演變而異。
而現階段因禁令受矚的兩家業者Huawei與Sugon,Huawei因先前已退出x86伺服器市場並轉為雲端業務供應商,伺服器整機交付轉為其他中國本土OEM與外包的運算力承租,因此並未受到本次制裁影響。但Sugon因先前CPU禁令而轉為向AMD取得授權國產化晶片,恐在此次禁令顯著受到影響,2022年Sugon在整體伺服器市場的市佔率約2.3%;佔中國市場約8.5%。
TrendForce認為,未來仍不排除相關中系OEM也有伺服器產品可能轉介至政府的超級運算中心,包含Inspur、H3C與Lenovo等在未來也會面臨更仔細的檢驗,且倘若影響加劇,恐會直接衝擊中國大陸境內業者的產業鏈。雖目前商用伺服器雖未在直接管控清單裡,倘若未來美中摩擦持續延燒,不排除美國商務部將把更多潛在風險的中國伺服器OEM、CSP列入UVL清單,如列入UVL清單後無法於60天內自證,仍會被歸入實體清單,最負面的情況將是未來中國境內伺服器需求走勢將是負成長。
由於本次禁令所管控的主要集中在HPC領域,Sugon受影響最大的原因是伺服器代工均提供給政府部門,其中包含超級電腦、軍事航太、政府機房等。目前中國大陸有8個國家級超級運算中心,而座落於無錫中心的超級電腦正是中國自研晶片的重鎮,其中包含自研的神威太湖之光。伴隨著美國商務部仍不斷加強管控力度,未來中國超級運算技術與自研能力將會受到相對重大的打擊。
對GPU、CPU領域衝擊分析
目前使用高階顯卡的業者主要集中在HPC領域,若以CSP而言,中國大陸業者以Alibaba、Baidu的使用量最具規模,這些CSP業者的用量佔中國GPU用量的市場比重高達60%。在先前8月底禁令以前,中國CSP業者在採購前就已需要遞出購貨申請,但禁令之後則直接無法申請,但以目前買方手上庫存水位仍高、通路貨源充足的前提下,因此預估至2023上半年需求都不會有影響。但長期卻備受挑戰,由於此次禁令是明確禁止HPC等超級運算中心用途,故TrendForce評估將會直接影響超級運算中心所使用的GPU server,該領域亦佔中國GPU市場的比重高達30%。
晶片運算力管制部分,本次新增ECCNs 3A090、4A090,其中所述的TOPS計算出的處理性能合計4,800 (含)以上運算力的晶片將遭限制。GPU通常直接用來輔助執行複雜的運算,基本上Nvidia的A100 PCIe Gen4版本、AMD MI250 OAM Module版本皆超出4,800的限制,在未來的高運算力新產品會受限的情況下,將打擊中國伺服器加速運算的發展。
不過,伺服器CPU大多數產品算力普遍低於禁令規範的條文,唯天津海光等中國國產晶片恐會面臨直接限縮,其餘如Intel、AMD伺服器一般類別的CPU將不會受此禁令規範。現階段英特爾、AMD將會與各中國大陸相關業者簽署備忘錄,確保相關產品不能用於軍用、超級運算領域才能對其出貨。以現今伺服器CPU來說,常用的Intel Ice Lake CPU系列運算力皆未達限制之範圍。
對記憶體領域衝擊分析
目前Samsung與SK hynix也暫停對Sugon供貨,若Sugon能明確規範記憶體未用於超級運算、中國國產伺服器產品(例如搭載中國製CPU)等,出貨將能達成共識。長期來看,韓系業者正評估是否須要各客戶有書面承諾,避免所採購的記憶體產品用於超級電腦,故在文件簽署之前,恐會影響一部分記憶體出貨。且業者普遍認為,市場存貨仍相對充裕,短期對市場不會有實質上傷害。以SSD而言,用量最大屬仍維繫於AI/DL的範疇,因伴隨著DL所訓練出來的資料,大多要存放在較快速便捷的SSD裡,以便利用於推理的場景,故此次禁令若屆時無法與買方達成相關協議而停止出貨,則恐會加劇中國伺服器業者在相關AI/ DL領域的發展,不排除大幅度降低國際廠商enterprise SSD的市場滲透率。
對網通領域衝擊分析
由於網通領域中系供應商銜接良好,故評估衝擊程度較輕的原因有三。第一,網通供應商不勝枚舉,且其中不乏來自於中國境內的廠商,由於對於關鍵零組件需求程度較小,因此中系供應商應能銜接。第二,該領域的主流製程仍屬成熟製程,未來擴張較不受到限制。第三,從供應商出貨角度來看,經過代工廠的組裝封測後,最終產品流通的通路多元,將難以界定終端是否為軍事用途。但以長遠影響的角度分析,未來中國廠商高機率優先採用中國本地供應鏈,以確保未來供貨無虞,而此舉無疑是加深其他供應商出貨至中國的阻力,故需另闢多元出貨管道才能穩固市佔率。
The post 美商務部強化對中限令 中國境內伺服器需求恐面臨負成長 appeared first on 電子工程專輯.